革命精神是指老一辈革命家勇于实践、勇于探索、勇于思考、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,不畏艰险、坚韧不拔、顽强拼搏、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"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"的献身精神,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。中国共产党人有自己的精神谱系。革命精神分别有井冈山精神、长征精神、延安精神和大庆精神等。
【大庆精神】
20世纪60年代,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急需,中国石油行业干部职工和人民解放军转业复员官兵数万人,响应国家号召,来到荒凉的松嫩平原,在黑龙江西南部地区开展石油会战,开发建设了大庆油田。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建设者以"宁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"的豪迈气概,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创业,为油田的早日投产作出了巨大贡献。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大庆精神,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。一九六四年初,毛泽东发出"工业学大庆"的号召。1981年,中共中央转发的国家经委党组《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》对大庆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初步阐述。1990年,江泽民在大庆考察工作时高度评价了大庆精神,把大庆精神进一步概括为:为国争光、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;独立自主、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;讲究科学、"三老(当老实人、说老实话、办老实事)四严(严格的要求、严密的组织、严肃的态度、严明的纪律)"的求实精神;胸怀全局、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。后概括为"爱国、创业、求实、奉献"的精神。
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,铸就了以"爱国、创业、求实、奉献"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,造就了一支敢打硬仗、勇创一流的优秀职工队伍,涌现了铁人王进喜等不少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先进典型,形成了团结凝聚百万石油人的强大精神动力,集中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。

《大庆油田的工程哲学:实践与理论》
李伯聪,殷瑞钰,翟光明
石油工业出版社
内容简介:
李伯聪、殷瑞钰、翟光明*的《大庆油田的工程哲学--实践与理论》一书着重从跨学科工程研究,特别是工程哲学的角度研究大庆油田的经验,对大庆油田50多年的“工程之道”进行深入的分析、细致的探讨、严谨的总结,拓展和深化了对油田工程实践、油田“油藏”和资源工程的规律认识,探索油田能源工程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,为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之路做出理论探讨。
本书适合对油田工程哲学感兴趣的管理者、工程师、有关职工和高校师生及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学者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