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!

盛开在古诗词中的蔷薇

来源:北京晚报

似锦如霞色,连春接夏开,随着诗人刘禹锡的足迹,古诗词中的蔷薇,正次第盛开。

  据文献记载,中国在汉代就开始种植蔷薇,汉武帝时,上林苑中即有蔷薇。到南北朝时,蔷薇已经大面积种植,《太平寰宇记》载,梁元帝竹林堂中,多种蔷薇,且有十间花屋,枝叶交映,芬芳袭人。谢朓亦有《咏蔷薇诗》,诗云:发萼初攒紫,余采尚霏红。新花对白日,故蕊逐行风。唐朝时,蔷薇种植更为普遍,成为一种广泛栽培的观赏花卉。李白、白居易、元稹、孟郊、杜牧、李商隐等著名诗人皆有吟咏蔷薇的诗篇。宋朝时,蔷薇盛栽于洛阳、山东、两淮、苏州、扬州等地,品种渐多。苏轼、黄庭坚、秦观、周邦彦、张孝祥、陆游、杨万里、范成大等著名诗人亦有蔷薇诗词传世。

  蔷薇之美,美在色泽。似著胭脂染,如经巧妇裁,是白居易笔下的蔷薇;忽惊红琉璃,千艳万艳开,是孟郊笔下的蔷薇;蔷薇繁艳满城阴,烂漫开红次第深,是李绅笔下的蔷薇;淡红点染轻随粉,浥偏幽香清露知,是郑刚中笔下的蔷薇。蔷薇花开,如云霞,李建勋诗云锦江风撼云霞碎,仙子衣飘黼黻香;如锦缎,刘克庄诗云湘红染就高张起,蜀锦机成乍剪来;亦如美人,张碧诗云西施晓下吴王殿,乱抛娇脸新匀浓。瑶姬学绣流苏幔,绿夹殷红垂锦缎。蔷薇之美,亦不单调,花叶扶疏,红绿相映,裴说诗云一架长条万朵春,嫩红深绿小窠匀,元稹诗云殷红稠叠花,半绿鲜明地,皆是一幅色彩明艳的蔷薇花开图。更有李商隐诗回廊四合掩寂寞,碧鹦鹉对红蔷薇,韩偓诗深院下帘人昼寝,红蔷薇架碧芭蕉,在寂静之外,更多了一份鲜明。

  蔷薇之美,美在时节。白居易诗云瓮头竹叶经春熟,阶底蔷薇入夏开,蔷薇花期多在初夏,此时春意阑珊,正如李彭老诗云过蔷薇,正风暄云淡,春去未多时。蔷薇,是春日最后的点缀,金梁之诗云尽道春光已归去,清香犹有野蔷薇。杨万里亦有《野蔷薇》诗:红残绿暗已多时,路上山花也则稀。藞苴余春还子细,燕脂浓抹野蔷薇。蔷薇,亦是夏日最初的鲜妍,绿树成阴后,群芳稍歇时,但见菱透浮萍绿锦池,夏莺千啭弄蔷薇。此时,夏意未浓,和风清沐,正是人间好时节。故高骈《山亭夏日》诗云: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水晶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

  蔷薇之美,是温柔之美。有情芍药含春泪,无力蔷薇卧晓枝,是秦观眼中的蔷薇;翠融红绽浑无力,斜倚栏干似诧人,是李冶眼中的蔷薇;秦娥晚凭栏干立,柔枝坠落青罗襟,是张碧眼中的蔷薇。风动翠条腰袅娜,露垂红萼泪阑干,白居易见其袅娜;柔香弱蔓不胜寒,十二围屏锦绣攒,王韦见其柔曼;通体全无力,酡颜不自持,韩偓见其羞怯;晶荧歌袖袂,柔弱舞腰肢,李从善见其柔弱。雨中的蔷薇,更惹人怜爱,曾经是清溪曲曲抱山斜,绕溪十里蔷薇花,或是朵朵精神叶叶柔,雨晴香拂醉人头,在雨中都化作晶莹的泪滴,陆龟蒙叹曰更被夜来风雨恶,满阶狼藉没多红,故顾逢在《雨中赏蔷薇》诗中云:最是花边情绪恶,看花狼藉为花愁。

  蔷薇之美,亦是忧愁之美。一为伤春之愁,黄庭坚《清平乐》词云:

  春归何处?寂寞无行路。若有人知春去处,唤取归来同住。

  春无踪迹谁知?除非问取黄鹂。百啭无人能解,因风飞过蔷薇。

  蔷薇,是春日最后的见证,在惜春长怕花开早,何况落红无数的诗词世界里,蔷薇的开放意味着春天的结束,夏日的到来。陆游诗云谷雨初过换夹衣,园林零落到蔷薇,刘天迪词云蔷薇花发望春归,谢了蔷薇,又见楝花飞,皆有春归无尽之感慨。

  二为离恨之愁。姜夔《解连环》词云问后约、空指蔷薇,算如此溪山,甚时重至,蔡伸词云篱边开尽野蔷薇,会少离多终有恨,皆与离恨相关。词人感叹暂来还去益堪悲,后期重约采莲时,春日已过,唯有期待夏日重逢。

  三为伤逝之愁。白居易诗云:碎碧初凋叶,燋红尚恋枝。乾坤无厚薄,草木自荣衰。欲问因何事,春风亦不知。”“花开易见落难寻,蔷薇的凋谢,亦是生命的逝去。吴文英叹蔷薇花落,故园蝴蝶,粉薄残香瘦,薛梦桂慨蔷薇花谢去,更无情、连夜送春风雨秾华自古不得久,况是倚春春已空,蔷薇的凋谢,代表着美好事物的陨落,故有无限伤逝之愁。

  周邦彦《六丑·蔷薇谢后作》,乃历代蔷薇诗词中压卷之作,词云:

  正单衣试酒,怅客里、光阴虚掷。愿春暂留,春归如过翼,一去无迹。为问花何在?夜来风雨,葬楚宫倾国。钗钿堕处遗香泽,乱点桃蹊,轻翻柳陌。多情为谁追惜?但蜂媒蝶使,时叩窗隔。

  东园岑寂,渐蒙笼暗碧。静绕珍丛底,成叹息。长条故惹行客,似牵衣待话,别情无极。残英小、强簪巾帻。终不似一朵,钗头颤袅,向人欹侧。漂流处、莫趁潮汐。恐断红、尚有相思字,何由见得?

  全词借花起兴,意境落寞,回环曲折,含蓄蕴藉,自伤自悼,悲慨万端。此词写尽蔷薇之美,蔷薇之柔,蔷薇之愁。词人惜花伤春的同时,也在自怜自伤,惜花更是惜人,词人惜花,花亦恋人。蔷薇的凋谢映着人世的幽独,迟暮之忧,羁旅之愁,皆融化在生命的流逝与不舍的眷恋之中,千古情思,孤寂、困顿,不止你一人。(文、图/郭林丽)

 

版权所有: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

地址: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一号 电话:029-33732500 33732444 33732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