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空间

好书推荐

【革命精神•红旗渠精神】图书推荐(239)《红旗渠建设者:用生命铸就精神丰碑》

来源: 发布时间:23-09-25 00:00:43 点击数:

革命精神是指老一辈革命家勇于实践、勇于探索、勇于思考、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,不畏艰险、坚韧不拔、顽强拼搏、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"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"的献身精神,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。中国共产党人有自己的精神谱系。革命精神分别有井冈山精神、长征精神、延安精神和大庆精神等。

【红旗渠精神】

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,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。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,1960年2月11日,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,苦战10个春秋,仅仅靠着一锤,一铲,两只手,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。江泽民同志在视察红旗渠后指出:在林州看了中外闻名的红旗渠。在三年困难时期,在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下,能建成这样宏伟的工程,林州人民了不起。“红旗渠是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典范,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,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。这不仅是林州的、河南的精神财富,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。”

 

11170384647-1_w_2.jpg

《红旗渠建设者:用生命铸就精神丰碑》

本书编写组

连环画出版社

内容简介:

地处太行山麓的河南省林县(今林州市)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“光岭秃山头,水缺贵如油,豪门逼租债,穷人日夜愁”的穷山区。新中国成立后,林县县委为了解决历年来严重缺水的问题,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,战天斗地,劈山开岭,凿洞架桥……经过十年鏖战,削平山头1250座,凿通隧洞134个,修渡槽150座,挖砌土石方1640万立方米,终于在太行山的悬崖陡壁上,筑起了一条人造天河——红旗渠。

红旗渠的建成,使林县发生了巨大变化。现在的林县,渠道绕山转,水库映蓝天,青山绿树挂硕果,条条公路通山村,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2019年9月25日,红旗渠建设者被评选为“最美奋斗者”集体。

Copyright @2019,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 陕ICP备06007066号-1